閱讀心得:模式化工作術
書名:模式化工作術
作者:信太明
譯者:王蘊潔
ISBN:978-986-216-689-5
本書開宗明義地就說「模式化工作術」具有「效率性」、「生產力」、「正確性」、「非屬人性」。首先,在效率性上,只要有範本可循,就不必每次都從零開始,也無須一再地重新回想,工作效率自然可以提高。其次,於生產力上,只需花費25%的時間就可以解決75%的例行公事,而剩餘75%時間,則可投注在25%的高附加價值業務。第三,正確性上,一旦模式化,即使忘記也沒有關係,因為記憶已經以模式的方式保存下來,隨時可再度使用。最後,在非屬人性中,只要為工作訂下一定的作業模式和標準,就可以放心把工作交給別人,不管由誰來執行,都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以上就是本書的重點。
在我讀完本書之後,我發現該書的模式化工作術,跟軟體工程有極大相類似的概念。模式化工作術的效率性跟非屬人性,談到的就是將例行的公事製作成檢核表,因此下一次在遇到相同的例行公事,只要將檢核表拿出來,逐一確認是否有完成即可,不必重新再思考該如何做。這一點跟軟體工程的程式碼再利用(reuse)一模一樣。除此之外,即使這張檢核表交給別人來執行,執行者也只需要依照檢核表行事即可,所完成的效果是不會有差別的。這一點也是跟軟體工程的程式碼再利用相關。此時,就要來探討如何建立這些模式呢?就像軟體工程有許多方法學,來建立可再利用的程式碼一樣。
本書提出幾個方法來建立工作模式化。首先,要有目的,因為缺乏目的的模式化將無法持續。其次,紀錄是模式化的第一步,有工作的紀錄過程,便可以抽出重要的部分作為模式化。第三,將工作模式化的三個模式,分別是以「5W2H」釐清工作的目的;將達成目的的必要要素按「時間序列」或是「大分類/中分類/小分類」加以分類;將分類的項目寫成檢查表或手冊,分別填入有效的方法,注意事項,自己經歷過,或是紀錄,保存下來的見解或訣竅。無論做甚麼事情都必須明確的瞭解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沒有明確的目的,就無法採取有效的行動。「5W2H」及是Who、Where、When、Why、What、How、How much,只要整理出這些事項,在模式化時,就可以減少錯誤。時間序列可分為「時間軸流程」、「進度的流程」,時間軸流程可以這樣描述:「預約取得日、三天前、前一天晚上六點、當天早晨、等」,進度的流程可以這樣說明:「預約確定、確定需攜帶物品、準備、確認、等」。除此之外,以「大分類/中分類/小分類」的方式,分別的案例為「大分類:資料、文具、其他;中分類:資料有既有資料、文具有筆記、其他有錢包;小分類:資料是現成的資料」。除此之外,本書作者也支持將模式化工作IT化,也就是透過科技的方式,來增進模式化工作的效率。例如:透過定型的書函範例,減少文書製作的時間。使用電子行事曆統一管理行程。利用手機的備忘錄累積創意的點子。
此外,作者認為很多事情都可以模式化,像是身體狀況已模式化管理、提升學習效率的模式、幫助你做出決策的模式、加班增加時地檢討模式、活化公司內部溝通的模式、提升員工幹勁的激勵模式、可以消滅集體加班的模式、解決上司特有煩惱的模式。對於會議,作者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會議不得多於六人,團隊也要以六人為單位。雖然作者並沒有引用研究來印證論點,但他認為如果想要針對一個主題暢所語言的討論,六個人已經是上限。當七、八個人七嘴八舌的時候,很容易就分為兩組討論,討論內容也會偏離主題。
本書有許多作者自己本時實踐模式化工作術的表格,供讀者參考。作者不僅提出自己的論點,並且提供實務經驗。讓讀者相當容易了解,先不提這本書的論點,光是理論與實務並重,這點就是非常好的寫作方式。很多成功學的書,大多都是提出理論,然後引經據典,引用別人的研究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可是實務上呢?作者自己實際的案例呢?作者有沒有實務上的實踐自己的論點呢?作者能否提供自己實踐論點時的資料供讀者參考呢?本書就有這些實務案例,這更有利於讀者學習或參考。
再來談談模式化工作術,一開始我就提出該書「模式化工作術」的基本精神,跟「軟體工程」非常類似。當我讀完本書後,有一種體會,也許我可以拿「軟體工程」的概念,來管理我的工作。而不是只能應用在開發或設計程式上。不過,「模式化工作術」這本書,比較接近生活,畢竟這本來就是作者為了管理公司及自我,而想出的一種成功法則。我很推薦這本書,這本書的概念是很不錯的。但是跟這世界上所有的概念或理論都一樣,空有想法沒有行動或執行,那一切都是空談。所以讀完本書後,我就將「模式化工作術」書中,適合自己的部分,加以實踐,到目前的成果相當好,我會持續地以「模式化」的方式去做工作或處理事情。因此,我很樂意推薦本書。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