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科技趋势分析
作者:赖岱佑
文章发表:2007科技趋势分析
日期:2007/5/20
心得评论
手机
手机市场从早期到现在,一直分为三种区隔,首先是低阶;其是是中阶;最后是高阶。而技术的流动,都是由低至高的移动,不外乎硬件成本的下降,特殊组件的开发。依据个人所收集的资料分析,俄罗斯、东欧、印度、南美是低阶手机的大宗,而手机却供不应求,因此中阶手机将会『流动』至这些区域,其中『流动』的方式,不外乎电子商务之B2B、B2C、C2C的模式进行,为何不是走传统模式呢?这是因为这些流动的手机,皆属于汰换性质,中阶手机大量的国家,因为手机科技进步速度快速,因而产出相当大的汰换需求,而这些汰换的手机,除了通讯行收集之外,也有从电子商务的交易中转由至低阶手机需求的国家中。通讯行收购的价格相当的低,因此从电子商务中交易可使得贩卖者获利较高。这点可藉由eBay上来观察就可以略知一二。
由于手机变成日常生活必备的物品,几乎是人手一机,因此成长量个人推测将成指数型成长。为何呢?因为随着(1)高阶手机的推出速度,以及(2)硬件制程的成功突破,(3)手机组件的成本降低,(4)SIM卡数量饱和。这四个因素,造成『汰换』需求增加。人们总是喜新厌旧,一些经济指数中阶的国家,甚至人手两机的不在少数。曾有手机具有两张以上的SIM卡功能,或是改卡功能。但却无法吸引消费者的青睐,分析其原因,基本上操作接口是个问题,但最主要的因素是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导至人们宁可拥有两支手机,而不愿一支手机拥有多个SIM卡。因为有两只不同功能的手机,『好玩』的诱因,比较吸引人。
大厂在开发手机时,中阶手机为辅,高阶手机为主。例如Apple在手机的策略上,都是为顶级用户设计,而后才将高阶手机移转至中阶手机上,这是Apple的策略模式。个人分析由于手机组件因为制程技术的突破,一些原本高成本的技术,逐渐因为获利以及成本降低,因此可以转移到中阶手机上,在加上现有的手机硬件技术,已经可以让手机的OS运作,虽然并非百分之百的稳定,但却具有『可用性』,可用性就是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而拜手机软件之赐,以及开发工具的分享,有些大厂已经愿意走向OPEN SOURCE的模式,例如OpenMoko计划。还有微软也愿意开放Win CE 6.0的原始码,不过『爱钱』的微软,其开放是有条件性的,还是需要付费,才能获的Win CE 6.0的原始码。无论如何,这无疑的让开发厂商或业余开发者拥有获得『参予的机会』。
在市场观察上,手机的成长率每每超过预估(跌破许多分析师的眼镜),目前行动用户大约30亿人上下,这30亿人拥有甚么样功能的手机是非常重要的,倘若拥有的是具有行动技术的手机,那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其是通讯产业。试想如果这些人拥有的是具有网络功能的手机,那获利最高的就是通讯业者,无论从一般通讯、简讯,到加值的手机上网、网络电视、手机视讯、语音服务...等等。都有不同的计费模式,虽然可以用封包计费,但是『奸巧』的业者,绝对会在用户上再拔一层皮,而用户却乐于享受拔皮的滋味。
游戏机
游戏机的市占率,个人分析主要取决于游戏软件,因此硬件厂商必须积极争取软件厂商的支持,而且是重量级的游戏厂商,几乎能够影响到游戏机的销售量。因为自从『三国鼎立(Microsoft, Sony, Nintendo)』以来,玩家们所注意的是哪些好游戏将会在何种平台上开发,所谓好游戏除了是知名游戏以外,还有所谓的『普罗游戏』,『普罗游戏』一词是个人发表的,其定义就是能被广泛接受,且耐玩性高的游戏。最著名的是俄罗斯方块。本人认为知名游戏本来就有固定的爱好者,因此这变成一个可以估计的量。而『普罗游戏』却是大小通吃型,简单却能吸引普罗大众,其量的范围却是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估计的方式就有所不同。但引响力却不容小看。
目前看起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展开了,虽然Nintendo目前占有较大的优势,主要是操控方式吸引消费者,但游戏出产量是否能供需平衡,仍有待时间验证。而Sony的PS系列,占有先进者 (先进入市场)的优势,然而其霸主地位却正被侵蚀当中。Microsoft算是后进者,但是藉由背后强大的实力,除非策略错误,要不然很有可能分取到更大的市场,甚至超越Sony,为何这么说呢?从技术面上,XBOX是以微软的作业平台为基础,而微软的XNA计划,便是要让PC开发者能够同时在PC上及XBOX上写游戏,并且直接兼容。白话来说,游戏设计厂商只要能够用PC就可以开发XBOX的游戏了。这跟其他两家厂商比较起来,算是划算的投资了。当然了微软还是『爱钱』(虽然笔者的心蠢蠢欲动,但可恨,笔者现在没有钱),虽然开发兼容,但要卖XBOX的游戏,还是得付费。不过只开发一次可两卖,有点『一箭双鵰』的感受,会吸引游戏开发厂商的支持。相较而言要开发Sony及Nintendo的成本就会高很多,因为要花大额的金钱购买开发设备(像笔者想买都买不起),这只有有实力的游戏厂商才办得到。微软却用策略性的攻势,争取到许多业余的设计者,可以算是『故技重施』。
行动游戏虽然逐年的成长,但由于硬设备支持不足,目前成长有限。可是本人预估到2008年之后,行动游戏将会成为获利高的商品。怎么解释呢?因为行动平台的硬件更新率相当快速,几乎每六个月就可以提升或增加功能。在这么快速的周期下,行动游戏执行效能将会越来越好,虽然操作接口上,每家厂商的规格不同,但是这是很好突破的问题,也许可以不用技术解(开发新技术解决问题),使用方法解(挑选可行方案替代之)。受限于行动平台的体积,行动游戏开发内容将有局限性,但这也不是坏事,反倒能够推出更多的『普罗游戏』,拓展市场。
生物辨识
生物辨识是继九一一之后被各国所重视的一项技术,可是许多的生物辨识都必须被辨识者去『配合』,这种方式对于推展程度有局限,人天性爱好自由,而这种『自由』的感受,是随着『行为』而有所不同。举例来说:虹膜辨识与人脸辨识必须要人对着一个摄相机;静脉侦测、指纹辨识与掌纹识别必须要按压传感器;DNA更是麻烦。每个人对于这些『行为』能够接受的程度不同,相信小少数极端的人会去拒绝这种方式,而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妥协。这就像微软的操作系统一样,每当出现『您是否接受这份合约(对你没有保障的合约)?』讯息窗之后,如果你按下『否』,那你就无法使用该产品,我想这是少数人的作法。大多数的人连合约都不会去理会,而直接按下『是』,这是因为他们早已妥协微软的作法。
最近英国研发生物辨识的方法是采用声音识别,我认为这是符合人性的一种作法,但去除『哑巴』之外,大多数人会乐于接受这种识别方式,这种辨识对于『行为』的配合程度,可以说是降到最低,虽然还不是很『自由』。但却好的非常多。倘若这种技术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九,那么真的就可以应用在电子护照、电子驾照、健保卡、身分证、信用卡...等等。试想去购物的时候,您只要将信用卡交给店员,然后店员问您叫甚么名子,您回答姓名后。你的声音将成为辨识特征,接着与您信用卡内的生物特征比对,如果正确的话才付款。如此一来,也可以避免信用卡遗失之后的风险,因为声音就算被录制下来的话,还会受到录制设备的影响,而无法原音重现。声音是无法被偷走的,但指纹或掌纹的话,惨忍一点,手掌被切下来,就可以被偷走了。我想这是未来的趋势,不过必须依靠政府及国际组织的推动,否则还是像流星一样,耀眼的光芒一瞬间就没了。
以上讨论生物辨识不研究有关隐私权的问题。毕竟九一一之后,各国所重视的是国家安全,这时候隐私权的范围就会缩小,因为人们不希望活在恐惧当中。
结论
综观而言,软件需求带动硬件成长,而硬件成长加速软件开发,这是互惠的局面,但也有可能成为『囚犯两难』的局面。
生物辨识技术尚未能够达到精准,但个人认为辨识的『行为』模式,将会影响该技术是否成为主流的关键,毕竟人类天生爱好『自由』,你只要让人类没有感觉的情况下,这种技术接受的程度就会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