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时间管理

作者:赖岱佑
标题:时间管理



这篇是为辛苦程序设计者所写的文章,我们假设这样定义,程序与心灵透过逻辑所产生出来的结晶,就叫做「系统」。因此与心灵在某种程度有着关连,首先人所皆知的生理时钟,这是生为人所无法避免的一种天生循环,若要改变这种循环可能要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才有可能,因为演化的速度相当慢。作者曾经是个超级夜猫族,可以好几个晚上不睡觉,熬夜写程序,写到脑袋几乎麻木了,出去想买个东西吃,结果在自己家里附近迷路。这就是过度熬夜的下场,可是许多程序设计师都比较喜欢在夜间工作,第一理由首推夜晚比较有灵感,第二安静,第三可以放轻松的做。这些理由几乎都与身心需求相关,难道写程序就必须熬夜才能获得以上的需求吗?这不是和生理时钟相违背吗?如此忙碌的工作很容易老化,对于肝、肾等器官伤害非常的大,而且熬夜的时候难免吃消夜,本来胃肠晚上须要休息保养,反到加速运作,长久下来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但要如何获得这三项身心需求?以满足写程序的条件呢?依照笔者的经验,笔者以往就是违反生理时钟,长时间下来结果免疫力系统降低,几年下来有一天突然的了颜面神经麻痹,而这种病好发于过度疲劳者身上,虽然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慢慢康复,但是至今在微笑的时候,仍可见到一边高一边低的尴尬脸型。因此笔者苦思另外一种工作模式,加强时间管理,以避免再次受害。
首先广读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籍,甚至研究到关于大脑运作的机制,要写好程序,笔者首推身心满足,为有身心满足的条件之下,才有清醒的头脑,用不完的精力,进而创作出佳作。
身理需求上,必须满足一切身理要求,也就是说身体健康,而且在不饥饿、不饱足的情况下,手边有至少有一杯水,这看似简单,但却是有其理由,饥饿及饱足都会使得血液集中到胃部,影响脑部血液的流量。而随时补充水分是因为一般工作环境都是在干燥的冷气空调环境,除了加湿的效果之外,随时补充水分,对于身理需求是一种调剂的作用。而且常喝水还可以代谢有毒物质,帮助毒物排出。程序设计师一般而言最喜欢喝咖啡,笔者以前也是一天要喝十几杯的咖啡,结果越喝越猛,反到脑袋不清楚,而且有上瘾的情形出现,这不是个好现象。除了骨质容易流失之外,对于咖啡的免疫力提高,常常喝一口气要喝好几杯才会满足。至今笔者已经戒掉对咖啡上瘾的情形,一天只喝两杯咖啡,有时一天只在清晨喝一杯咖啡,反倒觉得脑袋清晰许多。不会一直念着咖啡。茶是一种好选择,由其是绿茶,除了有抗氧化物之外,可以帮助推迟老化,并具有抗癌,代谢辐射的效果,但究竟要喝多少茶,才能够感受到效果,这可能必须询问专业医师的意见,笔者只是就书籍研究的资料跟读者们报告。
此外在心理需求上,大家最希望的就是保持一个清晰的脑袋,这是一致的希望,笔者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除了研读许多脑部运作的书籍之外,对于心灵的研究也不在少数。最简单的步骤就是依循生理时钟建立起时间管理,因为天生的系统,你要去改变它,必会造成一些破坏。与其要有冲突,不如退而求其次,重新检视时间管理,这样要好得多。首先必须承认,一般程序设计师的确因为在夜间工作,能够比较容易获得身心满足,进而创造出短期效率,为何是短期效率呢?综观熬夜的方式,长期而言对于身体伤害非常之大,常常变成未老先衰。因此笔者的建议是提早睡眠时间,提早起床工作。笔者患病后至今每天十二点睡,约四五点起床,就保持如此的循环,因为四五点的时候,其实也是可以满足身心需求。若有事情真的很急着赶,在睡前心中默念明天要起床的时间,久而久之就会锻炼成生理时钟,就如同笔者现在再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今天三点半起床开始撰写的。而且脑袋清晰的情况下,工作效率相当好,文章书写的很顺利。当然您也可以提早时间睡觉,提早时间起床,依照笔者的经验,大约一个月的固定模式之后,生理时钟就会形成,就不会有刚开始起床昏昏沉沉的感觉。还有梦境也是个问题,人会作梦就是代表在浅睡期,其实脑部并没有停止运作,因此醒来的时候并不会完全清晰,要避免做梦,除了可以请医师帮忙外,在睡前使用冥想的方式入睡,这是有相当大的帮助。尽量告诉自己由头到脚的放松,由脚到头的放松,放松之后保持空,此时会有许多杂念出现,这时候提醒自己,这些事情没甚么大不了,醒来再做,身体最重要。当然您也可以用您认同的方式,目的只是要用潜意识的方法,让自己能够安稳的入睡。只要能够熟睡,其实短暂的两三个小时,其效益远大于不安稳长时间的睡眠。这是有经过学者研究的结论。
接下来,就是遇到困境的解决方式,每天至少要规划半个小时的无所是事,这是必需的,就甚么事情也不要做,发呆也好、走来走去也好、聊天也好、运动也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直在寻求灵感的来源,而灵感是藉由脑袋中不同神经连结而产生的,当我们一直处在既有的逻辑思维时,而这种思考方式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尝试不同的思考连结,来加以突破。而脑袋其实再脱离固定思维之后,会自动产生不同连结,因而灵感就会产生,这些不同连结是因为人脑是跳跃性的思考模式,当他遇到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跟毫不相干的东西产生连结,进而创造出灵感,因而人会有无限潜能,就是依靠这颗大脑。其妙的这种连结是脑部自动运作,不需要你加以控制,也就是当你转换思维环境之后,再回来审视问题,你就很容易产生不同的连结,进而找寻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并非一直钻牛角尖。笔者亲身经历就是开发程序时遇到系统厂商提供的组件是有问题的,而且经过许多国内外程序设计师反应该问题,仍旧无解。但是结案日在急,除非提早退回订金,解除合约;否则就是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就透过这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在解决之前查阅相当多的资料,大约有115000笔相关资料,仍旧没有人可以解决,而透过思维转换,产生后的灵感,却帮助了我顺利的结案。因此推荐给大家。
对于事情优先级是在许多工作管理书籍及研讨会上的必要项目之一,很多对于优先级的方法不胜枚举,但是笔者专注于写程序遇到的优先级而提出看法,当我们透过任何一种方法去安排事情的优先级之后,就是要达成目标完成使命。这是必要的一种思考,否则安排完之后就不了了之,那又何必安排呢?当然事情一定不会像原先规划的那么顺利,程序写到一半可能会卡住,这时候怎么办呢?笔者建议依照优先级规划的项目,从中挑选出核心的部分,以及困难的部分,利用模拟法将这些耗时间的苦工,先模拟出预设的结果,这代表着你可以很顺利的继续完成程序,并且有初版的展示作品,因为我们就是认定一定可以完成程序的使命,所以先采用仿真的数据结果,也是没有关系的,回头再来继续开发较核心较困难的部分,进而将整个流程完整的结合起来,这样反倒有助于工作的效率,而并非真正的那么无法变通,一定要一项一项的完成。而且用模拟法的方式,让你很容易看到程序完成的样貌,进而帮助了解整个系统概观,加速生产力。
计划要清楚易懂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花了许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计划要完成的事情,写的长篇大论,却面临无法执行的窘境,这多划不来。因此计划要写的非常容易了解,简明扼要是最好不过了。透过计算机的帮助,有相当多的软件可以协助,例如:MS ExcelMS OutlookMS Project、等等。笔者最常用的就是Outlook,因为它可以跟笔者的手机同步,让笔者可以很放心的在PC上安排工作,然后由手机提醒笔者,这样的模式相当简单,只要在PC上安排完工作之后,把手机线与个人计算机连接起来,自动就会同步与充电,隔天再把手机线拔掉,带着手机就可以达到个人工作管理的目的了。计划要写得清楚易懂可以由两个方式着手,首先主旨的命名,要能由名称一下就能连想出这件计划的概要;其次是详细数据,透过详细的辅助数据,所有能够帮助执行计划的信息都必须记录下来。这样就能达到清楚易懂的模式了。而计划撰写的时间最好是前一天晚上,就把明天的工作都安排好,有个基础概念,如此一来,你将会发现有许多时间是无形中多出来可以让你自由运用的了。
最后,总结一下,首先笔者认为一定要在身心满足的情形下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而后身理需求首推身体健康,接下来心理需求首推睡眠质量困境的解决方式建议采用思维转换,让大脑自动帮你产生灵感,进而解决问题。而事情的优先级我们建议越快能够达成系统概观的方式,就要尽力完成,跳过困难的部分,先完成大领域的事情。最后撰写计划的时候,计划要清楚易懂的模式下进行,而且最好前一日就对明天的工作有所安排,避免到了每天早上,对于今天要做的事情都还是一头雾水。这是笔者由失败到成功的经验,与各位读者分享,也希望读者能够为我们这群软件工人提出更好的生活时间管理建议,帮助大家在更好的优质环境中发挥潜能。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ython 日期與時間的處理

Visual Basic 6.0 (VB6) 程式語言案例學習 (10. 條碼列印程式)

寫作:波蘭文學習之旅:1-1. 波蘭文字母與發音(注音版)

Python 日期與時間的處理

Image

Visual Basic 6.0 (VB6) 程式語言案例學習 (10. 條碼列印程式)

Image

寫作:波蘭文學習之旅:1-1. 波蘭文字母與發音(注音版)

Image

數位影像處理:最佳化處理策略之快速消除扭曲演算法

Image

Visual Basic .Net (VB.Net) 程式語言案例學習 (06. 題庫測驗系統)

Image

用10種程式語言做影像二值化(Image binarization)

Visual Basic 6.0 (VB6) 程式語言案例學習 (04. 人事考勤管理系統)

Image

修復損毀的 SQLite DB 資料庫

Image

Visual Basic 6.0 (VB6) 程式語言案例學習 (07. 收據列印程式)

Image

Visual Basic .Net (VB.Net) 程式語言案例學習 (03. 場地預約系統)

Image